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6202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三年,全日制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隶属于医药卫生专业大类、护理专业类,对应行业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职业类别是护理,主要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就业,初次职业岗位(群)有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养老护理、卫生保健工作等,发展就业岗位(群)有健康管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
表1 护理专业职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
序号 |
职业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1 |
临床护理 |
生活护理 |
掌握日常生活护理知识 具有熟练规范的生活护理操作技能 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关爱精神 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
治疗护理 |
掌握相关治疗护理知识 具有熟练规范的治疗护理操作技能 具有敏锐的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
疾病护理 |
掌握常见病病人的护理知识 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 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与不同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
危急重症护理 |
熟练掌握常用的危急重症护理技术 掌握急救药品的应用知识 具有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能力 具有对危急重症病人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
手术室护理 |
掌握必备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 掌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知识,正确使用手术室常用器械和物品 熟练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 具有熟练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技能 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
精神护理 |
掌握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 具有规范而熟练的精神科护理操作技能 具有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
健康教育 |
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具有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
2 |
社区护理 |
社区护理 |
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具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的能力 掌握家庭护理的方法,并对家庭病床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具有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中毒、意外伤害等)进行现场急救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
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 |
能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传染病预防等方面的健康宣教 能对社区育龄妇女提供孕期保健、哺乳期保健、产后恢复、避孕措施等方面指导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 |
康复护理 |
掌握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 掌握常用康复器械的使用方法 具有初步的康复机能评定、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能力 具有开展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的能力 |
临终关怀 |
熟悉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 具有临终关怀的基本技能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心理护理技巧 具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
3 |
预防保健 |
卫生防疫 |
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运用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为个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消毒隔离服务和指导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
预防保健 |
掌握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具有开展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
表2 护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序号 |
证书名称 |
等级 |
相应课程 |
备注 |
1 |
护士资格证书 |
初级 |
内、外、妇、儿、基护等 |
必考 |
2 |
公共营养师 |
初级 |
营养学 |
选考 |
3 |
医疗救护员 |
初级 |
急危重症护理学 |
选考 |
4 |
英语A/B级 |
A/B级 |
英语 |
选考 |
5 |
计算机二级证书 |
二级 |
计算机应用学 |
选考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及专业能力,具备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与患者良好沟通,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实施整体护理,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意识,能遵纪守法。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4)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5)具有良好的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公共人际关系的沟通处理能力。
(6)具有一定的利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意识较强。
(7)具有在临床一线,不畏艰苦,踏实肯干,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身体健康,心理正常,能够与他人友好合作。
(9)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10)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正确收集、归纳、整理技术文件和报告。
2.知识
(1)具备大专毕业生应有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2)熟知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安装、维护、使用方面的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5)掌握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知识。
(6)掌握专业方向的相关医学和护理学知识。
3.能力
(1)具有熟练运用导诊、分诊知识合理安排患者就诊的能力。
(2)具有熟练运用相关急救技能进行急、危、重症患者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的能力。
(3)具有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输液泵、肠内营养泵、除颤仪、震颤排痰仪、压力抗血栓机、呼吸机等常见抢救监护仪器及进行报警处理的能力。
(4)具有正确应用安全转运相关知识和技巧进行患者的转运与交接工作的能力。
(5)具有熟练运用护理技术进行住院患者护理的能力。
(6)具有掌握并运用护理评估程序进行患者病情与治疗效果观察的能力。
(7)具有掌握并运用妇产科、儿科等相关知识进行妇幼保健工作的能力。
(8)具有正确运用人文学科知识与人际沟通技巧进行病人及家属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力。
(9)具有应用计算机操作技术进行护理信息处理与护理文书书写的能力。
(10)具有运用临床护理专业知识进行临床护理论文撰写的能力。
(11)具有运用档案收集及整理等知识进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的能力。
4.职业素养
(1)热爱护理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具有严谨、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4)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遵守医疗法律法规、护理常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团结、协调、配合团队成员,共同开展护理工作。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选修)。
表3 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序号 |
课程性质与类别 |
主要课程 |
1 |
公共基础 课程 |
公共必修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及国防教育 赏 |
公共选修课 |
职业素养、应用文写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公共艺术、科学技术类、文学艺术类、历史社会类、经济管理类、健康生活类、技能拓展类 |
2 |
专业技能 课程 |
专业基础课 |
人体解剖与胚胎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导论 |
专业核心课 |
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 |
专业其他课 |
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学、卫生法律法规 |
专业选修课 |
医学统计学、医学文献检索、精神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预防医学、营养学 |
实践性教学环节 |
跟刚见习、顶岗实习、资格考证、技能大赛 |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决策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等。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通过本课程教学使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成为学生言行的指南。使学生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学习、生活和工作,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法律观念。
主要内容: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努力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努力提高自身法律修养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
2.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投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内容,从而坚定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教学要求: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认识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把握新世纪新阶段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教育部社科司颁布的最新教社科[2018]1号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采用线上加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线上教学引进慕课授课的新方式,与北京超星有限公司合作,由其根据每年时事变化提供每学期最新的知名学者线上讲座;线下由思政部《形势与政策》课程责任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或者讲座,为同学们提供线上、线下的综合教学服务。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时事,正确领悟形势变化,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主要内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标准依据教育部社科司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课程开设8学时/每学期。教学内容涵盖国际国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国际战略等各主题的重大问题,具体教学内容参看每半年教育部社科司颁发的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及尔雅课程具体讲座内容。
教学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社科[2018]1号)它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亚搏【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党的基本理念、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4.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课程目标: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即汉语)书面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运用网络及图书资源搜集并处理信息,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欣赏与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深入发掘汉语“文”作为汉语书面语最高表达形式的典范意义的基础上,经由“文”的研习,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让优秀的文化成果陶冶情操、滋养性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述世界的能力,提高对母语的感悟能力
主要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以“文”的观念为统领,选择具代表性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文本,提供给学生,既有主修材料,也有拓展材料,包括“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四个部分。“文”的系统性是内在的,关键在于挖掘“文”的内涵和特色,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讨性教学,引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某类文体的高标准,对文章和文体的形成要领、语言美感,乃至文化内涵有所理解、体认和感悟,从而达到使学生具备更高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的目的。
教学要求:在进一步研习母语的过程中,将感性的母语情感转化为理性的母语意识。包括娴熟得体的口语交际能力、优雅的书面语表达能力、精略随意的书面语阅读能力,以及运用网络新资源形态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中包括母语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扩充和完善。通过与专业有接轨的本课程学习,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到在校能满足其专业学习、毕业后能适应其社会生活和专业工作要求的程度。“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具有“培根固本”的特性。在学生的母语情感、母语能力中渗入更多的理性成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母语、运用母语,能够更好地理解母语文化、传承母语文化。
5.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课程目标: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口头交际练习、文化对比练习、写作练习、生活应用练习、语音语法练习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还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其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水平,将来能够在职场应对最基本的涉外业务。
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跨文化交际常识,能够做到交际礼仪规范;通过练习口头交际对话,能够听懂日常交际中经常应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英语对话,理解基本正确;通过阅读口头表达短文,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通过操练口头表达句型,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篇幅短小、一般题材的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并使用基本句型进行口头表达;通过阅读写作范文,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并进行模拟套写。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通过复习语音发音动画和语法知识,进一步掌握基础的语音知识,发音基本正确。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基本语言规律。
教学要求: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具备必须的英语听、学、读、写的能力,发挥主体作用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6.课程名称:信息技术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能较好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和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多媒体技术及常用软件、医学信息学基础等。
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法;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Exel、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以及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
7.课程名称:体育
课程目标: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掌握专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具备临时比赛的组织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品质,最终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兴趣,终生受益的目的。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运动等。
教学要求: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了解基本理论知识,竞赛规则,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并要求学生加强课余亚搏【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练习。
8.课程名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概述、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职业生涯发展与创业就业、体验活动等。
教学要求:帮助和指导中职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使中职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引导学生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正确选择职业,使他们从容走向社会。
9.课程名称: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应该在教授学生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情感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念。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即使创业不成功,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也会引导他在就业工作岗位上拥有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并拥有突出的表现并做出卓著的工作成绩
主要内容:《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基于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介绍,以大前研一《创新者的思考》、檀润华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介绍创新与创业方法论;以对各行各业创业者的成功案例剖析为主,尤其是对全国信息类、互联网类等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案例的剖析。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创新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在内容上尽量安排通俗易懂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讲起,进而引出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创业者特质与创业素质研究、市场与创业机会,逐步深入的讲解创业管理、创业计划与资源整合。最后讲述初创期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介绍创新与创业的最新知识。
教学要求: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鲜明的特征和大学生们自我实现价值的首要选择。为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中央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大学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的各项文件精神,按照我院的具体部署,针对全院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促进我院学生的创业与就业。
10.课程名称: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主体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实训模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目的,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1)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标准。(2)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理论知识和心理测量。
教学要求:这门课程的代课老师必须持有心理咨询师相关上岗证,能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学生面临的一切大小的心理问题能积极应对,为亚搏【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1.课程名称:军事理论及国防教育
课程目标: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主要内容:国防概述;国防基本要素;主要内容是国防历史;国防法制;国防建设;国防动员;军事思想概述;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国际战略环境概述;国际战略格局历史、现状和特点;高技术与新军事变;息化战争概述;信息化战争特点。
教学要求:在完成规定的学时之外,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和开展经常性的国防教育活动,使教学内容和效果得到不断延伸和提高。根据军事理论课的特点,要不断充实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最新的军事知识,做到既有一定的广度,也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又注意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要把素质教育作为军事理论教育的首要目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要求,考虑到师资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师资队伍要坚持按照“专兼结合,以兼为主” 的原则选配,人员构成包括学生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保卫处、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以及其他校内外专家等。
(二)专业技能课程
1.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与训练能识别主要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能识别主要器官正常和异常的组织结构特点。指出人体主要骨性标志;识别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达到熟练辨认。通过学习与训练能识别主要人体组织、胚胎常形态、结构;能识别主要正常和异常的组织结构特点。识别主要组织结构的形态特点。
教学内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范围;运动系统、内脏、脉管系统、感官系统、内分泌器官、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各组织形态结构,人体胚胎发育概要。各组织形态结构,人体胚胎发育概要。
教学要求:通过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一方面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有关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正确使用相关名词和术语,为学习生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和专业实践,奠定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课程名称:生物化学
课程目标:本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维生素、核酸、酶);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基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及其应用等生命科学内容,使医学学生为深入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乃至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病因和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止疾病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
本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使学生为深入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乃至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
3.课程名称:生理学
课程目标:掌握生理学基本概念;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功能调节及机制。 熟悉各系统间功能联系;了解机体与环境的统一关系。 能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正常的生命现象;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能分析不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机体功能可能出现的变化及相应机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学习与训练,能知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调节,能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活动的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生理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产生的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和机体所进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理功能在整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起着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细胞和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运动系统、内脏、脉管系统、感官系统、内分泌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各器官系统功能的调节。
教学要求:使学生能解释生命活动的关系与疾病的关系,阐明生命活动的发生机制、条件和过程,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各种生命活动的影响,为以后学习病理学、药理学以及临床医学奠定基础,为今后在护理工作提供有关依据。
4.课程名称: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和训练,能理解常见病原微生物及免疫现象;能独立进行细菌培养、细菌消毒灭菌和采送检验标本;具有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卫生宣教能力。能熟练进行革兰染色、细菌培养、细菌消毒灭菌和采送检验标本等各项操作,达到操作考核的合格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免疫应答机制及临床应用;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的种类、致病原理;
通过学习和训练,能理解常见病原微生物及免疫现象;能独立进行细菌培养、细菌消毒灭菌和采送检验标本;具有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卫生宣教能力。
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三部分,.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能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并能对临床常见的免疫现象与免疫性疾病、病原性细菌及病毒等传染病的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和特异性防治等方面正确理解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加深对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建立无菌观念、树立预防医学的基本理念、为学生今后从事的社区医疗为主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积累必要的知识。
5.课程名称: 病理学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病理学、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熟悉疾病的病因、发展规律及疾病的经过与转归;掌握病理学总论中重要基本的概念,熟悉其基本病理变化、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常见病理状态(如发热、水肿、休克等)的概念,熟悉其原因及临床表现,具备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能力;熟悉严重、肿瘤、肉芽组织的大体标本和切片。
主要教学内容:病理学、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疾病的病因、发展规律及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病理学总论中重要基本的概念其基本病理变化、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常见病理状态(如发热、水肿、休克等)的概念其原因及临床表现。疾病概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发热、缺氧、休克。
教学要求: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必须注重病变的观察和分析,注重复制疾病的动物模型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总结。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观察疾病、分析疾病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是病理学教学中必须实施的环节。
6.课程名称: 病理生理学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临床医学,参加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学内容: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中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规律,教学内容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主要掌握病理学的一些名词术语、概念和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过程,并要熟悉各种疾病的原因、发生机理及其临床病理联系,还要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
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作指导,要用“动”的观点观察认识疾病,正确理解和处理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结构与机能、损伤与抗损伤、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等辨证关系。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习课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辨认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电化教学,加强病理尸检见习,开展临床病理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结合学生实际,写出教案和讲稿并充分准备 CAI课件。学生应做好预习,带着问题听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讲授方法应灵活多样,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做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联系实际。在讲授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讲授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病理学实习课中,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切片和大体标本。在临床病理讨论中,根据临床病理讨论的要求,学生先提出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主要死亡原因,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后教师指导和总结临床病理讨论。
7.课程名称: 药理学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和训练,能理解基本原理、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认知药物的体内过程、给药与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将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应用于药学工作。培养认真、严谨的态度,独立完成各项操作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机制,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规律。药物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教学要求:药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它既以其他医学基础课程(主要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为基础,而又将它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联系。因此,在学习时应具有较好的上述医学基础课程的有关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和运用药理学的内容。
8.课程名称: 健康评估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检查,能独立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等,能作出初步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症发生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身体评估、常见症状的评估、心电图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共 5 大部分,具体包括头面颈部评估、胸部评估、腹部评估、神经系统评估、全身体格检查等。
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会谈、身体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的方法,并能运用诊断性推理,以护理评估模式为主导,从护理的角度分析、综合问诊、体格检查、心理和社会评估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识别患者的护理需要,做出初步护理诊断,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健康评估是临床护理教学的桥梁,需要经反复实践才能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9.课程名称: 护理导论学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思维及工作方法,树立专业思想,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内容:护理学导论是引导学生进入护理领域的一门启蒙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必修课。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的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任务及范与工作方式、护士的基本素质、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护理专业与法律、评判性思维等内容。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对提高护土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可采用多媒体、PPT、电教视频、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到药理实验室、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其主动参与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0.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课程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规范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操作基本原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血 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灌肠、微量泵使用、心电监护、CVP 测量、留置针置管及封管、置入胃管、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饲、经鼻或口腔吸痰、口腔护理、防压疮护理、七步洗手法、雾化吸入、床上洗头、氧疗、无菌操作、置入尿管、静脉输血、静脉输液、静脉采血、心肺复苏等。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可采用多媒体、PPT、电教视频、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示教、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床边授课、一对一带教等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其主动参与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1.课程名称: 急危重症护理学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急救知识基础、心肺复苏、伤口处理等,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等, 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症发生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急救基础、心肺复苏、溺水、中毒等部分,
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导入、任务引领、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分析、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仿真练习、床边授课、校内实训等,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12.课程名称: 妇产科护理学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妇产科常见疾病综合病例分析作为教学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熟练应用护理程序对妊娠、分娩及妇产科常见疾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重点突出妇产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知识和治疗护理技术新进展。通过学习本课程,提高学生对妇产科护理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以妇产科常见疾病综合病例分析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妇产科基础知识、产科护理、新生儿护理、妇科护理、计划生育、妇产科常用护理技能等学习模块。
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导入、任务引领、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分析、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仿真练习、床边授课、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13.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学
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应用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疾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重点突出儿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知识和治疗护理技术新进展,提高学生对儿科护理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内容以临床儿科常见疾病综合病例分析作为教学主要形式,重点突出儿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知识和治疗护理技术新进展。具体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童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儿童营养、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危重症患儿的护理等。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临床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案例导入、任务引领、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分析、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以团队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及临床沟通、应变能力的培养。
13.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学
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以内科常见疾病综合病例分析作为教学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熟练应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疾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重点突出内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知识和治疗护理技术新进展,提高学生对内科护理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以内科常见疾病综合病例分析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内科基础知识、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护理、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护理、风湿性疾病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护理、传染疾病护理等学习模块。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可采用多媒体、PPT、电教视频、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示教、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床边授课、一对一带教等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其主动参与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5.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学
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以外科常见疾病综合病例分析作为教学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熟练应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疾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重点突出外科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知识和治疗护理技术新进展,提高学生对外科护理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以外科常见疾病综合病例分析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外科基础知识、皮肤组织疾病护理、精神障碍疾病护理、损伤中毒疾病护理、肌肉骨骼疾病护理、肿瘤疾病护理、包扎病人护理、手术病人护理等学习模块。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可采用多媒体、PPT、电教视频、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示教、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床边授课、一对一带教等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其主动参与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6.课程名称: 护理管理学
课程目标:学生熟知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职能,结合护理工作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
同角色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处理护理工作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培养
学生以下职业能力:1.能运用管理基本原理和职能有序高效地做好护理工作。2.能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分析、设计护理工作过程3.自觉执行护理规章和法律法规,进行质量自我控制
教学内容:护理管理学基础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及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国近代管理思想、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管理的基本方法(现代管理基本方法论的内容;现代管理基本原理与原则的内容;现代管理的具体方法);护理管理的基本方法(护理组织管理;护理群体人际关系处理方法;护理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做好护理领导者的技巧;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护理科研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可采用多媒体、PPT、电教视频、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示教、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床边授课、一对一带教等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其主动参与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7.课程名称: 护理伦理学
课程目标:通过《护理伦理学》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护理专业所必须的护理伦理学基本知识,理解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掌握护理执业活动中具体伦理规范,自觉在实践中进行伦理行为的正确选择和评价,接受护理伦理教育、监督和考核,进行伦理修养,树立一切为护理对象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的崇高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学内容:伦理学的概述,护理伦理学概述,我国护理伦理的历史发展概况,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护理伦理基本规范,护患关系伦理,护际关系的伦理,护理人员和社会公共关系伦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护理伦理,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伦理,社区保健和家庭病床护理伦理,自我护理和康复护理伦理,整体护理和基础护理伦理规范,临床各科护理伦理规范,特殊病人的护理伦理规范,死亡和安乐死的伦理问题,生殖限制技术服务伦理规范,掌握优生技术护理伦理规范,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伦理规范,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可采用多媒体、PPT、电教视频、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到药理实验室、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其主动参与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8.课程名称: 卫生法律法规
课程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医疗卫生工作实践中就要依法治医、依法行医,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编写本教材就是要为护理专业学生未来依法执业、减少医患纠纷、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权益提供法律指导。
教学内容:吸收了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解释,又注意到卫生法学基础、医学科学发展引起的法律问题与相关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律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食品法律制度》、《转基因食品法律制度》以及国外护士资格认证的相关条例等内容。同时,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在《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中增补了《探讨防范医疗风险的制度》,在《卫生技术人员管理法律制度》中增加了《执业药师管理法律制度》和《执业技师管理法律制度》内容,同时把《公民生命健康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疾病预防与控制法律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法律制度》、《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等章节都纳入教材中,其他章节有的依据最新卫生法的修订而增加了新的内容。突出保障人体生命健康合法权益内容范围及各类人群健康权益特征和要求。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编纂思想,本教材不仅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特点,还具有规律性、新颖性、可读性、可行性等特点。形成以岗位为中心,能力为根本,实用为目标的教学课程内容体系。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可采用多媒体、PPT、电教视频、翻转课堂、案例分析等方法。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到药理实验室、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其主动参与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七、学时安排
表4 护理专业课程学时学分构成
序号 |
课程性质与类别 |
学时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1 |
公共基础模块 |
540 |
18.49 |
33.5 |
17.77 |
2 |
专业技能模块 |
专业基础课 |
380 |
13.01 |
25 |
13.27 |
专业核心课 |
444 |
15.21 |
28 |
14.85 |
实践性教学环节 |
1108 |
37.94 |
70 |
37.13 |
3 |
专业选修课 |
168 |
5.75 |
12 |
6.36 |
4 |
公共选修课 |
280 |
9.59 |
20 |
10.61 |
合 计 |
2920 |
100 |
188.5 |
100 |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表5 护理专业教学周数安排
学 年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合计 |
学 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教学周数 |
20 |
20 |
20 |
20 |
|
|
80 |
理论周数 |
16 |
16 |
16 |
16 |
0 |
0 |
64 |
实践周数 |
0 |
0 |
0 |
0 |
19 |
19 |
38 |
考试周数 |
2 |
2 |
2 |
2 |
0 |
0 |
8 |
机动周数 |
2 |
2 |
2 |
2 |
1 |
1 |
10 |
护理专业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见附表)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共有教师198名,其中专任教师175名,兼职教师120名。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4:1。专任教师中,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30名;“双师”素质教师156名,占专任教师90%。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1.专任教师要求
(1)具有本科以上学位,与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科教育背景;
(2)具有高校教师任职资格,并取得护理执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3)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4)具有6个月以上企业实践经历。
2.兼职教师要求
(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2)具有5年以上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
(3)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或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完全能够胜任课程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
(4)具有较强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竞赛指导、社会服务等能力。
表6 部分护理专业教师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学位 |
职称 |
主讲课程 |
是否 双师 |
是否 外聘 |
备注 |
1 |
杜剑青 |
男 |
65 |
博士研究生/博士 |
教授 |
生理学 |
是 |
否 |
|
2 |
王信隆 |
男 |
74 |
本科/学士 |
研究员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
是 |
否 |
|
3 |
廖国珍 |
女 |
72 |
本科/学士 |
主任药师 |
药理学 |
是 |
否 |
|
4 |
张璐 |
女 |
26 |
本科/学士 |
助教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5 |
陈琳 |
女 |
26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否 |
否 |
|
6 |
刘颖 |
女 |
29 |
本科/学士 |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7 |
孙倩 |
女 |
28 |
本科/学士 |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8 |
张颖 |
女 |
27 |
本科/学士 |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9 |
赵中昌 |
男 |
33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
医学心理学 |
否 |
否 |
|
10 |
梁爱平 |
女 |
39 |
本科/学士 |
讲师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否 |
否 |
|
11 |
董艳霞 |
女 |
39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讲师 |
有机化学 |
否 |
否 |
|
12 |
王宏霞 |
女 |
31 |
本科/学士 |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否 |
否 |
|
13 |
汪洋 |
男 |
28 |
本科/学士 |
助教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14 |
陈宇 |
女 |
28 |
本科/学士 |
|
五官科护理学 |
否 |
否 |
|
15 |
邱晓辉 |
男 |
35 |
本科/学士 |
讲师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否 |
否 |
|
16 |
马拴锁 |
男 |
43 |
本科/学士 |
讲师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17 |
党娅娅 |
女 |
36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讲师 |
医学心理学 |
否 |
否 |
|
18 |
王密 |
女 |
32 |
本科/学士 |
讲师 |
有机化学 |
否 |
否 |
|
19 |
张啸林 |
男 |
36 |
本科/学士 |
|
病理学 |
否 |
否 |
|
20 |
欧晶晶 |
女 |
31 |
本科/学士 |
|
医学心理学 |
否 |
否 |
|
21 |
卫廷 |
男 |
39 |
本科/学士 |
讲师 |
大学体育 |
否 |
否 |
|
22 |
张亦婧 |
女 |
31 |
本科/学士 |
讲师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23 |
胡琳 |
女 |
35 |
本科/学士 |
讲师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否 |
否 |
|
24 |
周慧芬 |
女 |
37 |
本科/学士 |
工程师 |
高等数学 |
否 |
否 |
|
25 |
李凤 |
女 |
35 |
本科/学士 |
讲师 |
高等数学 |
否 |
否 |
|
26 |
李永刚 |
男 |
35 |
本科/学士 |
助教 |
物理 |
否 |
否 |
|
27 |
丁渊 |
男 |
36 |
本科/学士 |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否 |
否 |
|
28 |
杨莹 |
女 |
28 |
本科/学士 |
助教 |
人际沟通 |
否 |
否 |
|
29 |
郭凯蕾 |
女 |
27 |
本科/学士 |
助教 |
药理学 |
否 |
否 |
|
30 |
王晓明 |
男 |
40 |
本科/学士 |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否 |
否 |
|
31 |
程剑 |
男 |
34 |
本科/学士 |
|
就业指导 |
否 |
否 |
|
32 |
程鹏 |
男 |
34 |
本科/学士 |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否 |
否 |
|
33 |
王明理 |
男 |
35 |
本科/学士 |
中级工程师(冷暖设备设计)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否 |
否 |
|
34 |
孙娟 |
女 |
33 |
本科/学士 |
助教 |
数学 |
否 |
否 |
|
35 |
姚妙 |
女 |
33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讲师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36 |
李发辉 |
男 |
34 |
本科/学士 |
助教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否 |
否 |
|
37 |
王倩 |
女 |
22 |
本科/学士 |
|
妇产科护理学 |
否 |
否 |
|
38 |
王学仁 |
男 |
62 |
博士研究生/博士 |
教授 |
预防医学 |
否 |
否 |
|
39 |
井含君 |
男 |
39 |
本科/学士 |
讲师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否 |
否 |
|
40 |
曲国伟 |
男 |
37 |
本科/学士 |
讲师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否 |
否 |
|
41 |
裴艳琴 |
女 |
36 |
本科/学士 |
讲师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
否 |
否 |
|
42 |
林晓燕 |
女 |
29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助教 |
生物学 |
否 |
否 |
|
43 |
李晓娥 |
女 |
27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助教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
否 |
否 |
|
44 |
袁晓栋 |
男 |
38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助教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否 |
否 |
|
45 |
车双平 |
男 |
48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助教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否 |
否 |
|
46 |
杨琦 |
男 |
33 |
本科/学士 |
讲师 |
大学体育 |
否 |
否 |
|
47 |
贺奇乐 |
男 |
35 |
本科/学士 |
讲师 |
大学体育 |
否 |
否 |
|
48 |
孙德乾 |
男 |
38 |
本科/学士 |
助教 |
大学体育 |
否 |
否 |
|
49 |
戴新涛 |
男 |
32 |
本科/学士 |
助教 |
生物学 |
否 |
否 |
|
50 |
张露 |
女 |
30 |
本科/学士 |
助教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51 |
胡淼 |
女 |
32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讲师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否 |
否 |
|
52 |
李佩 |
女 |
26 |
本科/学士 |
|
医学心理学 |
否 |
否 |
|
53 |
沈晓冉 |
女 |
29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
医学心理学 |
否 |
否 |
|
54 |
谭飞 |
男 |
32 |
本科/学士 |
讲师 |
药理学 |
否 |
否 |
|
55 |
高叶 |
女 |
34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讲师 |
生物化学 |
否 |
否 |
|
56 |
赵晓兰 |
女 |
32 |
本科/学士 |
讲师 |
药理学 |
否 |
否 |
|
57 |
吴静蕊 |
女 |
38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讲师 |
生物化学 |
否 |
否 |
|
58 |
邱荣 |
女 |
34 |
本科/学士 |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59 |
杨海慧 |
女 |
31 |
本科/学士 |
助教 |
生物化学 |
否 |
否 |
|
60 |
屈楠 |
女 |
26 |
本科/学士 |
助教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61 |
李秀颖 |
女 |
33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助教 |
生物化学 |
否 |
否 |
|
62 |
刘变变 |
女 |
28 |
本科/学士 |
助教 |
生物学 |
否 |
否 |
|
63 |
李永良 |
男 |
31 |
本科/学士 |
助教 |
大学体育 |
否 |
否 |
|
64 |
王阳春 |
女 |
37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
大学语文 |
否 |
否 |
|
65 |
陈茹 |
女 |
30 |
本科/学士 |
助教 |
大学体育 |
否 |
否 |
|
66 |
崔雁 |
女 |
51 |
本科/学士 |
|
人际沟通 |
否 |
是 |
|
67 |
李海波 |
男 |
37 |
本科/学士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否 |
是 |
|
68 |
刘勤 |
女 |
52 |
本科/学士 |
|
英语 |
否 |
是 |
|
69 |
刘哲 |
男 |
63 |
本科/学士 |
|
病理学 |
否 |
是 |
|
70 |
彭薇 |
女 |
48 |
本科/学士 |
|
英语 |
否 |
是 |
|
71 |
史凯 |
男 |
44 |
本科/学士 |
|
英语 |
否 |
是 |
|
72 |
司君 |
女 |
58 |
专科 |
|
人际沟通 |
否 |
是 |
|
73 |
田文治 |
男 |
44 |
本科/学士 |
|
病理学 |
否 |
是 |
|
74 |
王轶 |
男 |
36 |
本科/学士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否 |
是 |
|
75 |
王中良 |
男 |
69 |
本科/学士 |
|
病理学 |
否 |
是 |
|
76 |
杨杨 |
女 |
33 |
本科/学士 |
|
英语 |
否 |
是 |
|
77 |
杨紫云 |
女 |
70 |
专科 |
|
生理学 |
否 |
是 |
|
78 |
张小庆 |
女 |
45 |
本科/学士 |
|
病理学 |
否 |
是 |
|
79 |
张英 |
女 |
64 |
专科 |
|
临床营养学 |
否 |
是 |
|
80 |
郝晓霞 |
女 |
46 |
本科/学士 |
|
英语 |
否 |
是 |
|
81 |
杨国强 |
男 |
67 |
专科 |
|
生理学 |
否 |
是 |
|
82 |
张婷 |
女 |
33 |
本科/学士 |
|
英语 |
否 |
是 |
|
83 |
郑莉梅 |
女 |
43 |
本科/学士 |
|
生理学 |
否 |
是 |
|
84 |
康亚琴 |
女 |
45 |
本科/学士 |
|
英语 |
否 |
是 |
|
85 |
许国龙 |
男 |
42 |
大学/学士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否 |
是 |
|
86 |
薛菊婷 |
女 |
49 |
本科/学士 |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
否 |
是 |
|
87 |
王妙芳 |
女 |
56 |
大学/学士 |
|
病理学 |
否 |
是 |
|
88 |
马艳芳 |
女 |
44 |
大学/学士 |
|
生理学 |
否 |
是 |
|
89 |
廉方正 |
男 |
68 |
专科 |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否 |
是 |
|
90 |
于琨 |
男 |
62 |
本科/学士 |
|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否 |
是 |
|
91 |
张敏慧 |
女 |
25 |
本科/学士 |
|
药理学 |
否 |
是 |
|
92 |
丁郁文 |
男 |
68 |
本科/学士 |
|
药理学 |
否 |
是 |
|
93 |
韩君 |
女 |
53 |
本科/学士 |
|
药理学 |
否 |
是 |
|
94 |
杨莹 |
女 |
33 |
本科/学士 |
主管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否 |
否 |
|
95 |
李囡 |
女 |
29 |
本科/学士 |
讲师/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96 |
梁云峰 |
男 |
41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护理管理学 |
是 |
否 |
|
97 |
于芳 |
女 |
44 |
本科/学士 |
助教/主治医师 |
妇产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98 |
程倩倩 |
女 |
28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基础护理学 |
否 |
否 |
|
99 |
李晴 |
女 |
26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儿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00 |
王妍 |
女 |
26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妇产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01 |
张华 |
女 |
26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儿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02 |
冯俊 |
女 |
32 |
本科/学士 |
助教/主管护师 |
内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03 |
马季梅 |
女 |
27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急救护理学 |
是 |
否 |
|
104 |
李同丽 |
女 |
27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基础护理学 |
是 |
否 |
|
105 |
彭琴 |
女 |
28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06 |
刘小林 |
女 |
29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妇产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07 |
王满草 |
女 |
31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儿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08 |
熊绘 |
女 |
24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儿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09 |
李丹妮 |
女 |
24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妇产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10 |
谢锦锦 |
女 |
22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基础护理学 |
是 |
否 |
|
111 |
任珍利 |
女 |
27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基础护理学 |
是 |
否 |
|
112 |
王倩 |
女 |
28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儿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13 |
高源 |
女 |
22 |
本科/学士 |
护士 |
儿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14 |
秦子月 |
女 |
21 |
本科/学士 |
护士 |
内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15 |
马菊红 |
女 |
23 |
本科/学士 |
护士 |
产科学 |
是 |
否 |
|
116 |
胡佳佳 |
女 |
23 |
本科/学士 |
护士 |
儿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17 |
王文 |
女 |
23 |
本科/学士 |
护士 |
内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18 |
秦小雨 |
女 |
28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基础护理学 |
是 |
否 |
|
119 |
张星晨 |
女 |
27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儿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20 |
刘潇 |
女 |
26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21 |
程甜前 |
女 |
24 |
本科/学士 |
护士 |
外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22 |
强苗苗 |
女 |
29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基础护理学 |
是 |
否 |
|
123 |
雍妹 |
女 |
36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基础护理学 |
是 |
否 |
|
124 |
赵丹 |
女 |
29 |
本科/学士 |
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25 |
赵冬丽 |
女 |
28 |
本科/学士 |
助教/护师 |
妇产科护理学 |
是 |
否 |
|
126 |
李丽 |
女 |
63 |
本科/学士 |
副主任医师 |
护理伦理学 |
是 |
是 |
|
127 |
王美娟 |
女 |
59 |
本科/学士 |
副主任护师 |
护理学导论 |
是 |
是 |
|
128 |
张琳 |
女 |
46 |
专科 |
副主任护师 |
护理学基础 |
是 |
是 |
|
129 |
郑爱婵 |
女 |
65 |
专科 |
副教授 |
护理学基础 |
是 |
是 |
|
130 |
史修荣 |
女 |
71 |
专科 |
副主任护理师 |
护理学基础 |
否 |
是 |
|
131 |
曹国奋 |
女 |
71 |
专科以下 |
副主任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是 |
是 |
|
132 |
郝建兰 |
女 |
61 |
专科 |
副主任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33 |
刘桂玲 |
女 |
38 |
本科/学士 |
讲师/主管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是 |
是 |
|
134 |
史胜利 |
女 |
63 |
专科 |
副主任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35 |
卫亚茹 |
女 |
62 |
本科/学士 |
副主任护师 |
外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36 |
党苗亚 |
女 |
60 |
专科 |
主管护理师 |
外科护理学 |
是 |
是 |
|
137 |
刘让让 |
女 |
64 |
专科 |
副主任护师 |
内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38 |
马奋英 |
女 |
48 |
专科 |
主管护师 |
内科护理学 |
是 |
是 |
|
139 |
邢燕营 |
女 |
39 |
专科 |
初级 |
内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0 |
赵晓锋 |
女 |
47 |
专科 |
主治医师 |
内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1 |
乔淑梅 |
女 |
58 |
专科 |
副主任护师 |
内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2 |
于莲君 |
女 |
55 |
本科/学士 |
副主任护师 |
妇产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3 |
曹丽敏 |
女 |
54 |
专科 |
主管护师 |
妇产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4 |
孙风梅 |
女 |
64 |
专科 |
副主任护师 |
妇产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5 |
同文霞 |
女 |
56 |
本科/学士 |
中级 |
妇产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6 |
王萍 |
女 |
33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中专讲师 |
妇产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7 |
张瑛 |
女 |
55 |
专科 |
主管护师 |
儿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8 |
司秀芝 |
女 |
54 |
本科/学士 |
副主任护师 |
儿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49 |
马桂芳 |
女 |
64 |
专科 |
副主任医师 |
儿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50 |
秦媛 |
女 |
36 |
本科/学士 |
中级 |
儿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51 |
常洁 |
女 |
50 |
专科 |
主管护师 |
儿科护理学 |
是 |
是 |
|
152 |
冯润玲 |
女 |
60 |
专科 |
主管护师 |
五官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53 |
郭晓玲 |
女 |
51 |
硕士研究 |
心理咨询师二级 |
护理心理学 |
否 |
是 |
|
154 |
张苹 |
女 |
61 |
本科/学士 |
高级讲师/主任医师 |
健康评估 |
是 |
是 |
|
155 |
王春兰 |
女 |
58 |
专科 |
主管护师 |
健康评估 |
否 |
是 |
|
156 |
王亚兰 |
女 |
66 |
专科以下 |
主管护理师 |
社区护理学 |
否 |
是 |
|
157 |
徐月蓉 |
女 |
52 |
专科 |
中级 |
五官科护理学 |
否 |
是 |
|
158 |
张百华 |
女 |
60 |
专科以下 |
主管护师 |
中医护理学 |
否 |
是 |
|
159 |
陈强 |
男 |
43 |
硕士研究生/硕士 |
高级讲师 |
英语 |
否 |
是 |
|
160 |
赵成纲 |
女 |
43 |
本科/学士 |
|
英语 |
否 |
是 |
|
161 |
高凤琴 |
女 |
65 |
专科 |
教授 |
生理学 |
否 |
是 |
|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室7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00余万元;校外实习基地74个。
表7 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室一览表
序号 |
实验室名称及编号 |
场地面积 (m2) |
仪器设备数量 (台/件) |
主要仪器 设备配置 |
主要功能 |
1 |
1-2-1:ICU室(1) |
75 |
输液泵1个 除颤仪1个 注射泵2个 电子白板1个 |
输液泵TEC-7511C 除颤仪TEC-7511C 注射泵TEC-7511C 电子白板HK6500-L65A |
心电监护、输液泵的使用、雾化吸入、吸痰器的使用、心电除颤仪的使用 |
2 |
1-2-2:护理实验室(1) |
75 |
护理床7张 |
|
吸氧法、鼻饲法、导尿术 |
3 |
1-2-3:ICU室(2) |
75 |
吸痰器1台 心电监护仪5台 洗胃机2台 除颤仪2台 输液泵3个 注射泵2个 充氧式心肺复苏仪1 呼吸机1台 超声雾化28台 电子白板1个 |
充氧式心肺复苏仪 QNS-1B 呼吸机 PA-500 超声雾化 WH-2000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心电监护、输液泵的使用、雾化吸入、吸痰器的使用、心电除颤仪的使用 |
4 |
1-2-5:护理实验室(2) |
75 |
PICC虚拟系统1套 紫外线灯1个 |
电子白板HK6500-L65A |
吸氧法、鼻饲法、导尿术 |
5 |
1-2-6:多媒体示教室(1) |
75 |
电子白板1个,多媒体设备1套 |
多媒体设备 电子白板HK6500-L65A |
护理专业实验前示教 |
6 |
1-2-8:形体实验室 |
75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HK6500-L65A |
护理礼仪 |
7 |
1-2-9:护理实验室(3) |
75 |
护理床7张 |
|
铺床法、无菌操作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静脉输液、注射法、特殊口腔护理 |
8 |
1-2-10:护理实验室(4) |
75 |
护理床7张 |
|
9 |
1-2-11:护理实验室(5) |
75 |
护理床7张 |
|
10 |
1-3-1:护理实验室(6) |
75 |
紫外线灯1个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11 |
1-3-2:护理实验室(7) |
75 |
紫外线灯1个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12 |
1-3-8:护理实验室(8) |
75 |
护理床7张 |
|
13 |
1-3-9:护理实验室(8) |
75 |
护理床7张 |
|
鼻饲法、导尿术 |
14 |
1-3-10:护理实验室(9) |
75 |
护理床7张 |
|
心肺复苏 |
15 |
1-3-11:护理实验室(10) |
75 |
护理床7张 |
|
鼻饲法、导尿术 |
16 |
1-3-3:骨科牵引室 |
75 |
护理床7张 |
|
骨牵引 |
17 |
1-3-4:无菌操作室(1) |
27 |
刷手池2个 |
|
穿脱隔离衣 |
18 |
1-3-5:护理准备室 |
75 |
灌肠、铺床、无菌操作、铺床、静脉输液、注射操作用物 |
|
实验前用物准备(灌肠、铺床、无菌操作) |
19 |
1-3-6:多媒体示教室(2) |
75 |
|
|
护理专业实验前示教 |
20 |
1-3-7:无菌操作室(2) |
27 |
刷手池2个 |
|
穿脱隔离衣 |
21 |
2-3-1:护理实验室(1) |
78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鼻饲法、导尿术、灌肠法 |
22 |
2-3-2:护理实验室(2) |
78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23 |
2-3-3:护理实验室(3) |
78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24 |
2-3-4:护理实验室(4) |
78 |
护理床7张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25 |
2-3-1:护理实验室(1) |
78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操作技术、铺床法、特殊口腔护理、注射法 |
26 |
2-3-2:护理实验室(2) |
78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27 |
2-3-3:护理实验室(3) |
78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28 |
2-3-4:护理实验室(4) |
78 |
护理床7张 |
|
29 |
2-3-6:护理准备室(1) |
78 |
生命体征的测量、鼻饲法、特殊口腔护理操作用物 |
|
实验前用物准备(生命体征的测量、鼻饲法、特殊口腔护理) |
30 |
2-3-7:多媒体示教室(1) |
78 |
多媒体反示教系统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护理专业实验前示教 |
31 |
2-3-9:护理实验室(5) |
78 |
电子白板1个 紫外线灯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操作技术、铺床法、特殊口腔护理、注射法 |
32 |
2-3-10:护理实验室(6) |
78 |
电子白板1个 紫外线灯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操作技术、铺床法、特殊口腔护理、注射法、静脉输液法 |
33 |
2-3-11:护理实验室(7) |
78 |
电子白板1个 紫外线灯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操作技术、铺床法、特殊口腔护理、注射法 |
34 |
2-3-12:护理实验室(8) |
78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操作技术、铺床法、特殊口腔护理、注射法 |
35 |
2-4-1:护理实验室(9) |
78 |
护理床7张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鼻饲法、导尿术、灌肠法、 |
36 |
2-4-2:护理实验室(10) |
78 |
护理床7张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37 |
2-4-3:护理实验室(11) |
78 |
护理床7张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38 |
2-4-4:护理实验室(12) |
78 |
护理床7张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39 |
2-4-6:护理准备室(2) |
78 |
吸氧法、导尿术、静脉输液法操作用物 |
|
实验用物准备(吸氧法、导尿术、静脉输液法、吸痰法) |
40 |
2-4-7:多媒体示教室(2) |
78 |
多媒体反示教系统 |
|
护理专业实验前示教、 |
41 |
2-4-9:护理实验室(13) |
78 |
电子白板1个 紫外线灯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操作技术、铺床法、特殊口腔护理、注射法 |
42 |
2-4-10:护理实验室(14) |
78 |
电子白板1个 紫外线灯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操作技术、铺床法、特殊口腔护理、注射法、静脉输液 |
43 |
2-4-11:护理实验室(15) |
78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生命体征的测量、无菌操作技术、铺床法、特殊口腔护理、注射法 |
44 |
2-4-12:护理实验室(16) |
78 |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45 |
1-4-1: 内科诊断实验室(1) |
75 |
雾化治疗机1个 心肺触诊听诊电脑模拟器1个 电动洗胃机1个 电动吸痰器1个 数字式心电图机3台 电子白板1个 |
心肺触诊听诊电脑模拟器 DGN-IV 数字式心电图机 SE-1201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体格检查、心电图机使用方法、胸膜腔,腹膜腔,腰椎,骨髓穿刺术 |
46 |
1-4-2: 内科诊断实验室(2) |
75 |
数字式心电图机3台 ZQ12系列数字式心电图机4台 内科护理学教学系统1套 智能化心电图模拟教学系统1套 电子白板1个 |
数字式心电图机 SXD-3A ZQ12系列数字式心电图机 SE-1203G 智能化心电图模拟教学系统 JC-XD3001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体格检查、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 |
47 |
1-4-3: 儿科实验室(1) |
75 |
儿科护理学教学系统1套 电子白板1个 |
儿科护理学教学系统 GD/MTV005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新生儿沐浴 、生儿身长及体重的测量、新生儿护理 |
48 |
1-4-4: 儿科实验室(2) |
27 |
婴儿培养箱1个 辅助式新生儿抢救台1个 电子白板2个 |
婴儿培养箱 XP-930 辅助式新生儿抢救台 FXQ3型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新生儿保温箱操作、新生儿蓝光箱的使用方法 |
49 |
1-4-5: 电子仿真诊断室 |
75 |
电子仿真病人诊断系统1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心肺听诊、腹部触诊 |
50 |
1-4-6: 急救模拟实验室 |
75 |
急救模拟实验系统13个 |
|
心肺复苏操作方法、电子模拟心肺复苏抢救 |
51 |
1-4-7: 妇产科实验室(1) |
27 |
红外乳腺检查仪1台 数码电子阴道镜1个 乳腺治疗仪1台 |
红外乳腺检查仪 RZC-1002型 数码电子阴道镜 RZC-3022型 乳腺治疗仪 GFT-6100型 |
电子阴道镜操作方法、乳腺红外检查仪操作方法 |
52 |
1-4-8: 妇产科实验室(2) |
75 |
电动流产吸引器1台 多参数母亲监护仪3台 电子白板1个 多媒体妇科教学系统1台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多参数母亲监护仪TS6001 多媒体妇科教学系统 GD/MTV004 |
产前检查 、分娩机制、骨盆的测量、四步触诊 |
53 |
1-4-9: 外科实验室(1) |
75 |
电子白板1个 刷手池1个 麻醉机1个 刷手台3个 负压吸引器2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负压吸引器 77-23D |
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洗手衣、刷手、手术区消毒,缝合、打结、换药,常用外科器械的使用 |
54 |
1-4-10:妇产科实验室(3) |
75 |
刷手台1个 电子白板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产前检查、分娩机制、骨盆的测量、四步触诊法 |
55 |
1-4-11:外科实验室(2) |
75 |
刷手台1个 电子白板1个 扇形手术器械台1个 综合手术台1个 |
电子白板 HK6500-L65A |
无菌技术、穿脱手术衣、洗手衣、刷手、手术区消毒,缝合、换药、打结,常用外科器械使用 |
56 |
2-1-1: 标本陈列室(1) |
78 |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 神经系统的标本 |
|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 神经系统 |
57 |
2-1-2: 标本陈列室(2) |
78 |
运动系 |